本文作者:访客

民营银行年内降息超40次,“存款特种兵”逐渐淡出江湖 利差缩窄储户转向理财

访客 2025-05-18 17:00:11 13758
民营银行年内降息超40次,“存款特种兵”逐渐淡出江湖 利差缩窄储户转向理财摘要: 近段时间,“存款特种兵”话题在多个社交平台再次火热,不过这次讨论的焦点不再是跨省存款,而是“存款特种兵”现象逐渐消失。一位储户在某社交平台上表示,以目前的存款利率水平,跨城存款已经...

近段时间,“存款特种兵”话题在多个社交平台再次火热,不过这次讨论的焦点不再是跨省存款,而是“存款特种兵”现象逐渐消失。一位储户在某社交平台上表示,以目前的存款利率水平,跨城存款已经没有必要了,往返交通费都难以弥补。

民营银行年内降息超40次,“存款特种兵”逐渐淡出江湖 利差缩窄储户转向理财

一季度“开门红”活动结束后,银行业整体步入了存款降息通道。全国性商业银行虽然保持存款挂牌利率不变,但纷纷下调特色存款利率;中小商业银行则加速补降,半年不到已多轮降息。以民营银行为例,年内19家民营银行已调降存款利率40余次,导致大中小商业银行之间原本呈现阶梯状的存款利率日渐模糊,“去2进1”成为银行业的整体选择。

当不同银行之间的存款利差无限缩窄后,越来越多的储户开始转向存款替代品,银行理财规模持续上升。过去几年,“存款特种兵”曾多次引发现象级讨论。这些储户特别是年轻储户为了谋求更高存款利率,专门奔赴其他省份或城市的中小银行网点开户存款。早在2021年初,央行就叫停异地存款,禁止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异地揽存开办异地存款,是否被界定为异地存款关键看开立存款账户时的地理位置。这为此后“存款特种兵”们的出现埋下伏笔。

2023年,“存款特种兵”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当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密集下调了三次,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从年初的2.65%降至年底的2%,一年下降了65个基点。而中小银行尚未及时跟随,部分中小银行、民营银行的存款利率甚至仍处于“4”字头,更高利率的存款产品吸引了不少储户。一位广州的储户瞄准广西某中小银行的5年期存款产品,乘坐高铁前往开户,存款50万元,顺道旅游,他表示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2024年是“存款特种兵”们“最后的疯狂”,大行存款利率全面降至“1”字头,而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尚处于“3”字头。事实上,去年四季度中小银行就步入了加速降息的通道,但由于筹备今年“开门红”等因素,部分中小银行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份之间逆势上调存款利率,高息揽储,这再次刺激了“存款特种兵”的储蓄冲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跨省存款依旧存在开户难的情况。例如,一位储户在成都旅游时看到当地某银行5年期存款3.3%的利率后心动决定开户,却被银行驳回。银行拒绝的理由主要是该储户没有任何在成都生活的痕迹,最终他放弃了“存款特种兵”计划。

“存款特种兵”淡出江湖的背后,是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存款利率阶梯正在日渐模糊。在过去,存款利率大致按照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农商行>城商行>股份行>国有行的排序呈阶梯式下行。但净息差的压力迫使依赖高息策略的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农商行等不得不加速下调存款利率。以民营银行为例,年内19家民营银行已调降存款利率40余次,其中福建华通银行和威海蓝海银行年内多次调整存款利率。多轮下调之后,民营银行与农商行、城商行定期存款之间的利差也在收窄,存款“高地”的优势逐渐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宣布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并将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新一轮全面降息潮即将到来。除了降息以外,长短期存款利率普遍倒挂也令“存款特种兵”失去跨省存款的热情。比如安徽新安银行近日公告,2年期存款利率高于3年期。目前,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大面积倒挂,2年期和3年期存款利率部分倒挂,“存5年不如存1年”的极端倒挂现象也开始频频出现。

作为定期存款的替代品,银行理财越发走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共有存续理财产品4.06万只,同比增加0.67%;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6亿,同比增长6.73%。4月份,银行理财的增长趋势延续,因贸易战冲击,股弱债强,固收为主的银行理财整体受益,规模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2.70%,较上月提升,规模也回升至30.8万亿元,基本达到了2022年“赎回潮”之前的规模。当前银行理财增长驱动力在于最近股弱债强下的“跷跷板”效应,部分定期存款到期后搬家,以及银行理财自身加大二季度营销力度,力推产品在收益上有竞争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