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影石撒钱偷家,大疆出手了

访客 2025-09-09 17:11:50 444287
影石撒钱偷家,大疆出手了摘要: 文源:源Byte作者:柯基的柯9月8日,一张照片,一则关于大疆全景无人机谍照的消息在各大科技媒体迅速传开。无人机咨询网站SBDJI透露,大疆已经对该产品进行了新机测试,现场画面同步...

文源:源Byte

作者:柯基的柯

9月8日,一张照片,一则关于大疆全景无人机谍照的消息在各大科技媒体迅速传开。

无人机咨询网站SBDJI透露,大疆已经对该产品进行了新机测试,现场画面同步曝光。据传,已进入排产阶段,至于这张谍照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就是针对影石的反制措施。

随着两大品牌先后布局,消费级影像与无人机市场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升级,全景无人机竞赛即将打响。

01

枪手与钱雨

在大疆看来,这一切都是影石先动的手。

8月14日,深圳,影石创始人刘靖康,他抓起大把红色的百元大钞,进行一场盛大的仪式:钱,像红色的暴雨一样落下,洒向一片人海。

员工们手机闪光灯的疯狂频闪,将整个场景切割成一帧帧癫狂、失焦的画面。

截图来源于微博

视频被曝光后,自然引发舆情,不少人看来,这是一场科技新贵上演的恶俗戏剧,一种对金钱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崇拜。

但在资本市场,解读更要简单直接,只剩下遗憾没有买进的股民在敲键盘。8月18日,影石创新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20cm涨停,市值冲破1080亿元。

喧嚣,狂热,不可理喻的背后,是源自一场漫长得足以把人逼疯的压抑。

1年前,刘靖康和他的影石,在IPO的炼狱里被反复拉扯、煎熬了近四年。这个问题,几乎无解。这位一向以技术说话,习惯了代码比语言更有力的创始人,实在是有些绷不住了。

他可能做梦都没有想到,拖住公司更进一步的,居然是一个“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通过层层嵌套的基金,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一个深夜,一篇又长又猛的帖子出现在他的社交动态上,那段文字既有恳切哀求,又带着压抑不住的桀骜不驯,他坚称自己的公司不是“问题公司”,不是靠关系和背景走到今天的“金融玩物”。他要的不是施舍,是公正的判决。

“请给我们一条活路…别让2000个90后伤了心”。

这四年是他的熔炉。是那场最终的、痛苦的加冕礼,将他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技术极客,一个只想做出酷产品的工程师,锻造成了一个商业世界的“枪手”。冷酷,精准,且渴望战斗。

2022年到2024年间,公司营收从20亿元飙到超过55亿元。净利润翻了一倍不止。其中超过七成的收入来自海外170个国家。

倘若IPO进展顺利,上述这些数据可能会更为犀利,与大疆的业务冲突或许会提前到来。

当公司的业务需要新的增长点之时,哪怕是挑战大疆,也必须拿出果断与魄力。

刘靖康曾向媒体表示,虽然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赛道常年占据70%以上的份额,但并不觉得现在进军无人机市场毫无机会。“全景无人机作为一个新品类,能够做到传统相机和无人机无法做到的功能,创造新的增量市场。”影石在今年上半年财报中如此表示。

现在,焦点拉回到那场钱雨。喧嚣之下,这场活动真正的主角,是当晚刚刚开启公测的新品——“影翎Antigravity”全景无人机。

02

大疆的回响

全景无人机竞赛卷到如今这个状态,并非无迹可寻。

刘靖康曾说:“五年前做决策的时候,我们就预想过这个move会刺激DJI做全景相机‘抄家’,即使以此为代价,我们五年前也选择了启航。原因很简单:领跑马拉松的是顶级选手,你也会跑得更快;你是选择在新手村躺,还是选择一个魔鬼教练?”。

如今,教练已经亲自下场。

早在2016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就曾判断:“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可能就到顶了”。尽管到2024年,大疆营收已突破500亿元,但营收增速放缓是不争的事实。

有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增速将降至8%。无人机最核心的飞控、图传、避障等技术经过多年迭代已高度成熟,近年来产品大多属于优化升级,而非颠覆性突破,难以再引发如初代Mavic问世时的爆发性增长。

大疆的增长,迫切需要新的发动机。

一个意外的案例,最能说明问题。2023年10月,大疆发布了Osmo Pocket 3手持云台相机。发布前,大疆内部的预期销量仅为30到40万台,但因市场反馈热烈,销量目标不断上调。多家媒体报道,Osmo Pocket 3在2024年销量已达500万台,为大疆带来了近200亿元营收。

一款非无人机产品,几乎凭一己之力帮助公司站上巅峰。

大疆需要走出舒适区,这是肉眼可见的问题。于是,DJI Power系列户外电源、DJI Avinox电助力自行车系统、从大疆拆分独立运营的大疆车载,以及如今的全景相机和扫地机器人,一张围绕消费级无人机业务编织的业务网络,正越铺越大。

对于此时的影石而言,同样在谋求新的增长曲线。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景相机行业整体规模比较小,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为50.3亿元,预计2027年增长至78.5亿元。2023年,影石创新便在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便已达到67.2%,增长空间已较为有限,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则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据全球商业信息咨询公司IMARC的估测,消费级无人机年复合增长率或高达10.32%以上,2033年市场规模预计超130亿美元。

就这样,一个奇妙的奇点就诞生了,双方都为了新的增长曲线,将目光聚焦到对方的腹地。

03

刺刀、棋盘与15公里

白刃战,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来得更快。

7月31日,就在影石进军无人机的消息传出后,大疆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直接挑战影石的主导地位。

大疆的来意很明确,就是入侵友商的腹地,其定价策略极具侵略性,2999元,较影石同级别产品低近300元。面对大疆的跨界进击,影石在第二天就迅速做出回应,将4月发布的X5旗舰8K全景相机首次降价500元。

这是第一回合,地面绞杀,一场关于价格和渠道的贴身肉搏。

8月14日,影石无人机“影翎”公测,“钱雨”事件引爆舆论,被视为向大疆正式“宣战”。

这是第二回合。挑战者将战火从地面,烧向了天空。

但汪滔与刘靖康万没想到,居然中间杀出了一个程咬金。8月20日,追觅科技向媒体确认,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追觅的这次跨界颇具宿命感,其创始人俞浩在清华求学期间就开发了四旋翼无人机,更是全球三旋翼无人机的发明者。

追觅还不止想飞,8月28日,追觅正式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

整个局势,彻底乱套了。一个做扫地机的,现在既要做无人机,又要做顶级超跑。行业的边界,正在被这些狂人彻底打碎。

这一次,算是大疆最先动的手。大疆内部人士曾向透露:“扫地机器人项目在2021年就已立项,当时是从关联的技术模块部门各自抽调一个人组建项目团队,目前扫地机团队超100人。”

时间回到2021年,扫地机器人刚在市场上被初步验证,各大品牌开始尝试多功能基站,推出了自动洗拖布、自动集尘、热风烘干、自动上下水等创新技术。

某种程度上,这既是业务突围,也源于一场“同门恩怨”。云鲸创始人张峻彬与汪滔师出同门,但云鲸大力“挖角”大疆的行为引起了汪滔的强烈反感,他曾放出狠话,表示要进军扫地机器人领域。

汪滔,说到做到。

大疆内部曾两次推迟发布扫地机,现在发布的ROMO其实为第三代,前两代均被汪滔否了。

8月6日,大疆ROMO扫地机上线,截至9月3日,仅京东和淘宝官方店销量就已过万,部分版本已经卖空。

截图来源于大疆官网商城

最终的回应,落在了9月8日。

那张全景无人机的谍照。

至此,所有的牌都已亮出。一场从地面延伸至天空的“全景影像争夺战”,已然悄然打响。

在深圳,影石创新的总部距离大疆全球总部“天空之城”不足15公里。从天空之城最高的楼层向外望去,你几乎能看到对手的办公室。

敌人,近在咫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