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小伙在新疆“找矿”却因喂牛走红

访客 2025-09-05 17:00:25 68581
小伙在新疆“找矿”却因喂牛走红摘要: 地质专业的李向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抖音发布的第37条找矿视频会以这样的方式爆火——镜头里他正把刚采的野苜蓿递给一头探头探脑的褐色小牛,牛舌头卷走草叶时沾了他满手口水,这个意外闯入...
小伙在新疆“找矿”却因喂牛走红

地质专业的李向阳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抖音发布的第37条找矿视频会以这样的方式爆火——镜头里他正把刚采的野苜蓿递给一头探头探脑的褐色小牛,牛舌头卷走草叶时沾了他满手口水,这个意外闯入画面的"群众演员",让这条视频播放量一夜突破8000万。

地质锤与牛铃铛的奇妙邂逅

李向阳的背包里常年装着岩石样本袋和GPS定位仪,但网友更爱看他用地质知识解决牧区难题。他教牧民通过花岗岩风化特征寻找优质牧场,用磁铁矿碎屑帮老大爷修好被牛踢坏的栅栏,甚至在火山岩缝隙里发现治疗牲畜皮肤病的特殊苔藓。中国地质大学导师在评论区感慨:"他把《矿床学》教材变成了草原生存指南。"

最受欢迎的是他自创的"矿石认亲法"——当两只小牛为争食打架,他掏出包里的赤铁矿与磁铁矿演示"同源矿物相吸",牧民的孩子们从此迷上了这门"会讲故事的石头科学"。

算法偏爱的生活褶皱

专业科普博主分析,李向阳内容里暗藏三重流量密码:硬核知识裹着泥土味的表达(比如用牛肉干纹理讲解沉积岩层理),严苛环境中的反差温情(零下20℃给母牛接生后分享热奶茶),以及最关键的——永远给动物留半个镜头。他腰间别着的岩矿检测仪,总被小牛当成玩具舔得嗡嗡响。

新疆旅游局数据显示,自他走红后,"矿藏旅游"搜索量增长470%,不少网友专门前往他视频里的废弃矿区,就为体验"偶遇牛群"的惊喜。正如那条500万点赞的置顶视频里写的:"有些矿脉在地下,有些宝藏在地上走着走着就撞进你怀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