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牛市带火炒股软件,大智慧虚火旺盛

访客 2025-08-25 17:02:46 194757
牛市带火炒股软件,大智慧虚火旺盛摘要: 文源 | 源媒汇作者 | 童画编辑 | 苏淮涨停、跌停,炒股软件大智慧,过去一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股价波动。截至8月25日收盘,大智慧股价为17.21元,虽然较年内高点18.94...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涨停、跌停,炒股软件大智慧,过去一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股价波动。

截至8月25日收盘,大智慧股价为17.21元,虽然较年内高点18.94元跌去了1.73元,但年内涨幅还是在86%左右,市值也从2024年末的185亿元涨至约342亿元。

疯涨的股价,“逼得”大智慧自7月以来,多次发布“关于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以证清白。

与此同时,大智慧与湘财股份的吸收合并方案,仍处于审计及尽职调查阶段。股价波动与业绩基本面的背离,为这场吸收合并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可能触发监管层对交易定价公允性的质疑。

01

股价上涨的背后推手是谁?

2025年以来,大智慧的股价累计涨幅近86%。这种行情背后,或是吸收合并预期、资金短期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时间线来看,大智慧的股价异动与吸收合并进程高度“吻合”。

3月28日晚,大智慧披露发布吸收合并预案后,复牌第一个交易日就涨停,股价从9.01元直接涨至9.91元;6月23日至7月11日,大智慧的股价累计上涨75%,涨至15.82元,这期间的消息是“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截图来源于Wind

8月15日、18日、19日,大智慧的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大涨,最高涨至18.94元。但这并非来自重组预期,更多是短期资金炒作的结果。

上交所披露的交易信息显示,8月15日至19日,大智慧的前五大买入席位,分别是沪股通专用席位、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华鑫证券上海光复路营业部、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以及国泰海通证券总部;而在前五大卖方席位中,也有沪股通专用席位、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国泰海通证券总部的身影。

8月20日,大智慧又突然跌停。盘后交易数据显示,沪股通、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再次出现在前五大买卖席位,另外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席位也出现在前五大买卖席位。

图片来源于上交所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在8月20日大幅卖出了大智慧。

沪股通专用席位是北向资金,而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营业部、国泰海通证券总部、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席位都是市场上知名的游资席位。这意味着,大智慧的股价异动,主要来自北向资金、游资的短期博弈,而并非来自基本面的改变或重组预期有了新进展。

“鉴于本次交易的复杂性,相关协议条款尚在商榷沟通中,行业监管相关政策、重组相关成本等均可能对本次交易形成影响,本次交易的进度存在不确定性。”在8月20日的公告中,大智慧表示,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尽职调查等工作尚未完成,很多环节均存在不确定性。

02

上半年依旧未能实现盈利

股价、估值高企,与大智慧近年来的业绩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从财报数据看,公司主营业务持续承压,盈利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这也成为合并方案中争议的焦点之一。

Wind数据显示,2020-2024年,大智慧的营收从7.08亿元增至7.71亿元,但是归母净利润从0.72亿元变成-2.01亿元。

截图来源于Wind

2025年一季度,大智慧实现营收1.65亿元,同比微增3.46%;归母净利润237.82万元,同比扭亏,但盈利质量堪忧。财报显示,当期非经常性损益为3257.19万元,扣非之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019.38万元。

7月12日,大智慧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420万元到-28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00万元到-3000万元。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以约3530.50万元的价格,出售了全资子公司上海天蓝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并确认了投资收益。

这种靠“卖资产实现盈利”的模式并非首次。实际上,2022-2024年,大智慧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都是亏损的,2023年归母净利润“扭亏”也是因为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

从湘财股份的角度来看,2024年业绩同比下降,最新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至1.6亿元,预计将增长63.64%到118.19%;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至1.35亿元,预计将增长45.94%到107.39%。原因有三:一是湘财证券盈利增长,二是大智慧大幅减亏,三是财务费用下降。

但是,大智慧的这种盈利结构,能否在未来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尚是疑问,难道吸收合并之后,公司主营业务不能实现盈利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与湘财股份的业务协同就能实现了?就此,日前源媒汇致函大智慧,截至发稿未能得到回复。

在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大智慧还面临东方财富、同花顺、指南针等同行的挤压。更关键的是,这几家已形成多生态的业务模式,例如东方财富、指南针旗下均有证券公司。

此次与湘财股份合并,被市场视为大智慧“借券商牌照实现转型”的机会。但从预案看,双方尚未披露具体的业务整合方案,大智慧用户资源能否推动湘财股份的业务增长,尚不可知。

03

股价偏离下的方案不确定性

根据3月28日披露的预案,湘财股份拟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大智慧,换股价格基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湘财股份7.51元/股,大智慧9.53元/股),换股比例为1:1.27。

但是截至8月25日,大智慧股价已达17.21元/股,较换股价格溢价80%,这种显著偏离,正从多个维度影响合并进程。

当前股价与换股价格的大幅价差,直接导致换股比例的“失衡”。按8月25日股价计算,1股大智慧股票换股后对应湘财股份市值为21.86元。

大智慧的公告显示,截至8月25日,吸收合并相关的审计及尽职调查仍在推进中。

根据预案披露内容,大智慧股价继续上涨,换股比例也不会因此自动调整。但是,业绩预亏、股价上涨已导致大智慧的估值大幅偏离正常水平,若后续审计无法对高估值作出合理解释,可能导致审批周期延长,甚至触发方案调整。

对于大智慧而言,2025年下半年将是股价、并购与业绩的“关键窗口期”,交易方案尚待双方董事会再次审议通过、双方股东大会批准,以及监管机构同意后方可正式实施,最终取得的时间依旧存在不确定性。

8月底,大智慧、湘财股份将陆续披露2025年中报。若中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仍无改善,或非经常性损益占比持续高企,可能加剧市场对估值泡沫的担忧,引发股价回调。反之,若能实现主营业务盈利,将为并购方案提供基本面支撑。

另外,监管机构对高估值与低盈利的判定、合并方案的反馈意见、湘财股份配套募资的认购情况,将直接决定交易能否顺利推进。

大智慧当前的股价行情,既有市场对吸收合并预期的阶段性反应,也有游资的短期炒作。但其背后隐藏的估值泡沫、业绩短板与方案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区分“预期炒作”与“价值支撑”,关注审计结果、监管反馈等实质性进展。

这场引人关注的吸收合并最终能否落地,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