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广州迎本世纪以来“最冷8月”

访客 2025-08-23 13:00:05 8311
广州迎本世纪以来“最冷8月”摘要: 珠江新城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上,罕见地凝结着晨露;早茶店里,服务员忙着给客人换上热普洱替代冰镇柠檬茶;北京路步行街上,夏装促销的广告牌与路人身上的薄外套形成奇妙反差——这是2024年8...
广州迎本世纪以来“最冷8月”

珠江新城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上,罕见地凝结着晨露;早茶店里,服务员忙着给客人换上热普洱替代冰镇柠檬茶;北京路步行街上,夏装促销的广告牌与路人身上的薄外套形成奇妙反差——这是2024年8月的广州,正在经历本世纪以来最冷的夏季尾声。

23.6℃!百年气象站的异常记录

8月27日凌晨,位于萝岗的广州基准气候站测得了23.6℃的最低气温,刷新了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8月下旬的极值。更具冲击力的是,这个数字比近三十年同期平均气温低了整整5.2℃。气象专家翻查资料发现,上一次出现类似低温还要追溯到1908年的殖民时期。"这相当于把哈尔滨的夏日温度平移到了岭南。"广东省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吴晓晴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反常的不仅仅是单日低温。整个8月,广州超过35℃的高温日数仅有3天,而往年同期平均为12天。荔湾区老茶农陈伯望着晒不干的普洱茶饼发愁:"六十年没见过立秋后还能穿长袖采茶的天气。"更令市民惊讶的是,从化吕田镇部分山区在8月22日清晨竟出现了18℃的低温,不少早起劳作的农户不得不翻出压箱底的秋衣。

冷暖空气的"神仙打架"

造成这场异常凉夏的,是气象学上罕见的"三碰头"现象:异常强盛的西北冷空气、持续偏强的副热带高压,以及活跃的南海季风槽。三者如同拧紧了华南上空的"空调阀门",让本该炎热的8月变成了"天然空调房"。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林浩的研究团队发现,今年8月影响广东的冷空气次数达到4次,是常年的2.7倍。

这种异常背后藏着更大的气候密码。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当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拉尼娜状态,而印度洋偶极子呈现强烈负相位。这两个"气候发动机"的异常组合,导致输送到华南的水汽通道比往年偏南300公里。广州塔上的风速监测仪记录到,8月平均风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4米/秒,持续的风速加速了体感温度的下降。

商业生态的"冷适应"

正佳广场的空调维修工老李这个月接到了27单"空调报修",反常的是其中19单都是"制冷不足"的投诉。"检查发现根本不是故障,是室外温度太低导致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他苦笑着展示手机里拍摄的维修记录。同样哭笑不得的还有服装店主阿珍,刚进的秋装还没来得及上架,就被迫提前处理积压的夏装,"连往年最畅销的冰丝凉席都成了滞销品"。

但某些行业却迎来了意外之喜。沙面岛的露天咖啡馆营业额同比增长43%,店主小林及时推出的"英式热红茶套餐"成为新宠;珠江夜游码头排起长队,凉爽的江风让游客量创下非节假日纪录;甚至连宠物店都给猫咪换上了薄毯,保暖用品销量反常地环比增长215%。这些微观经济现象,构成了凉夏背景下独特的城市景观。

从越秀公园晨练老人加穿的外套,到天河CBD白领桌上突然增多的热饮,再到白云机场延误显示屏上减少的"高温预警"提示,这座习惯了炎热的城市正在经历一场温柔的气候意外。气象学家提醒,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此类极端天气事件或将成为新常态。而在当下,广州人正用十足的务实精神应对这场"错季"凉意——毕竟在岭南,能省下一个月的空调电费,未尝不是种别样的幸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