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免费乘公交城市撑不住了吗

清晨六点半的公交车厢里,银发乘客已占据七成座位。这座实施老年卡免费乘车政策17年的城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公交集团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老年人乘车人次突破1.2亿,占总运量的43%,而财政补贴缺口高达3.7亿元。

政策实施初期,日均老年乘客不足8万人次,如今这个数字已飙升至32万。在早高峰的2路车上,刚晨练完的张阿姨刷卡时,系统显示她本月已乘车89次。像她这样的"公交常客"不在少数,有老人甚至跨区乘车只为买便宜5毛钱的鸡蛋。公交司机王建军坦言:"现在跑完单趟要比十年前多停靠12分钟,都是等老人上下车。"
财政账簿上的数字更显严峻。该市老龄化率达24%,每年新增老年卡2.3万张。目前每张老年卡年均补贴成本已从2010年的286元攀升至894元。更棘手的是,随着年轻人转向网约车,公交票款收入连续5年下滑,形成"乘客老龄化-收入减少-服务降级-年轻客群流失"的恶性循环。
面对困局,多个城市开始探索改革路径。南京推出老年卡错峰充值优惠,非高峰时段乘车享双倍额度;青岛试点"免费次数+现金补贴"新模式;成都则将部分线路的老年卡优惠改为现金交通补贴。这些尝试正在平衡社会福利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老年活动中心的座谈会上,72岁的退休教师李国民道出心声:"我们不怕政策调整,就怕‘一刀切’。"或许正如交通专家所言,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不在于取消福利,而在于构建更精准、更可持续的适老化出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