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10年技术积累和阿里生态加持,菜鸟重返无人城配

访客 2025-08-05 14:25:50 27608
10年技术积累和阿里生态加持,菜鸟重返无人城配摘要: 在无人城配领域,以九识、新石器为主的老玩家正在不断获得融资;以菜鸟、京东为首的大厂系,也在加码投入;以文远知行、momenta为首的无人乘用车系也在跨界进入。无人城配是真的火了。近...

在无人城配领域,以九识、新石器为主的老玩家正在不断获得融资;以菜鸟、京东为首的大厂系,也在加码投入;以文远知行、momenta为首的无人乘用车系也在跨界进入。无人城配是真的火了。

10年技术积累和阿里生态加持,菜鸟重返无人城配

近日,菜鸟CTO兼无人车总经理李强受访时表示,菜鸟在自动驾驶领域探索超过十年,在校园场景部署无人车超过千台,同时也布局无人干线货运,布局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从去年开始菜鸟聚焦在无人城配。

尽管无人城配商业化机会初现,但李强认为,目前,造车的成本下探、技术研发的精进和场景的开拓丰富,都有较大的空间,无人城配仍然是打基础的阶段,菜鸟不做最快最激进的,要做最稳的后劲最足的。菜鸟的底气显然是,十年技术积累带来的领先技术、物流运营经验和阿里生态。

大厂玩家的劣势与优势

与乘用车的自动驾驶不一样的是,无人城配车的主流形态是无驾驶舱,速度通常不能超过45公里每小时。即便遇到意外情况,会有后台人员进行远程接管。但也意味着自动驾驶不能是L2或L3辅助驾驶,必须是L4级的全自动驾驶。

业内人士介绍,无人城配的车上路,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得到政策支持,在灰色地带运营。从去年开始,从国家到地方政府,才有越来越多的政策法规支持无人城配上路运行。

早前灰色地带的试运营,是大厂不敢触碰的领域。毕竟大厂要应对更为严格的合规监管。这或许是菜鸟在监管政策明朗后,才开始进入无人城配的核心原因。

不过大厂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李强就认为,阿里背景以及生态力量,让菜鸟无人车可以赢得合作伙伴、朋友和客户的信任。

从菜鸟无人车新近披露的一个合作案例中可以看到,与连锁零食巨头万辰集团旗下来优品的合作中,菜鸟旗下供应链业务与来优品有供应链合作,包含仓库和城配合作,无人配送只是其中的一项合作。菜鸟提供的更像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合作显然比单一的无人配送合作更为紧密。

在另一个规模化的无人车项目中,负责人在谈及菜鸟无人车时认为,一台无人车,包含至少5年的自动驾驶系统服务,如果厂商中途停摆,自动驾驶系统无人维护,无人车只能成为废铁。大厂显然在持续性的服务上更具有优势。

看不见的水下工程

无人城配并不止于无人车的交付,包含了无人车的运营,系统的稳定,长期的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这个系统工程里,看得见的是车,是自动驾驶的流畅度。在李强看来,菜鸟毫无疑问是技术最好的那个,他也提及,在这个系统工程里有更多看不见的水下工程。

和普通车辆不同,无人城配车要24小时联网。随着各家车企交付的车辆越来越多,各自都在维护一个超级线上系统。有的公司曾经因为系统升级出现问题,导致出现批量化的故障。还有的车企出现过车辆掉线,客户甚至需要骑着摩托车去找无人车。

物流是一个依赖规模效应降低成本的行业。菜鸟也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规模化使用无人车,如在杭州瓶窑的一个共配网点,由最初的几台车,已经增加到35台车,并还在追加车辆。每到出车时间,可以看到35台车鱼贯而出,从这里驶往周边的60多个快递代收点。在山东潍坊,30多台无人车承担从医药仓到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医药配送。只有科学的多车调度以及丰富的物流运营经验,才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运输的效率。

这些都应该是无人城配这个超级系统应该解决的问题。这也都是菜鸟擅长的问题。过去12年,菜鸟经历的历次双11,锻造了极强的系统能力;早前运营的亚洲最大机器人仓,在仓库这一狭窄环境同时调度超过1000台机器人,也让菜鸟早已具备大规模机器人调度的能力;在多个项目中,可以看到菜鸟基于物流运营的经验,将自动化分拣线和无人车进行紧密的衔接,让整个网点能从分拣到运输均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

从快递到千行百业

随着政策的放开,无人车的使用进入爆发期,也从快递业逐步开始进入到大城配领域,在千行百业投入使用。李强表示,目前菜鸟无人车客户快递与其他行业占比各为一半,通常城市内单程50公里的距离,只要解决首尾交接的问题,都能适配无人车。

公开信息显示,除了快递,菜鸟无人车也已在零食、蔬菜、烟草、医药、水饮和轮胎等行业投入使用,甚至从事治安巡防等工作。

菜鸟也推出了多种功能版本。如冷链车、自提柜车和笼车等功能车型,同时推出了适配城市短距离、中长距离的车型。也可以看到无人车行业也逐步形成了一些上下游的生态,如也有专门的改装车厂、代运营商等,这些都在加速无人车进入千行百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凡是连锁业都涉及到城市配送,配送成本高,无人车进入城配行业带来的降本效果明显。

李强认为,降本并不是无人车带来的唯一利好。以菜鸟和中盈医药在医药配送的合作来看,使用无人车配送后,不再需要像以往一样药物需求达到一定数量后才开始配送,而是可以做到小批次、多频次的配送,让城郊、县城地带的药店供应充足。

虽然无人车正在越做越大。但李强认为,这源于造车成本仍然高昂,多装可以摊薄单件货物的运输成本。如果将目光放长一些,无人车可能会发展出更多的形态,有接驳运输的车辆,也有能送货上门的机器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