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温炙烤来了 如何应对 科技助力防暑降温

近期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局部地区最高气温接近40℃。持续高温炙烤下,如何应对成为关注焦点。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随着智能设备的推广应用,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得到改善。
在中建绿色建筑产业园(济南)西料场构件存放区,室外气温接近37℃,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对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叠合板、看台板等进行洒水。工程师王亚鹏表示,以前人工洒水一趟要花个把小时,现在机器人可以高效完成任务。宝钢股份炼钢厂一炼钢工场连铸作业区实时温度高达48.3℃,工人通过远程操控工业机器人完成多种工作,避免了高温下的直接作业。
一些地方还通过无人清扫机具与环卫工人错时错峰配合,减轻高温天气下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健康风险。例如,在上海市黄浦区,无人清扫机在午间高温时段对部分区域进行清扫;浙江杭州则使用智能无人驾驶清扫车负责吸走垃圾和清洗路面;江苏南京南湖公园启用无人电动保洁船,避免人员长时间水上作业。
此外,各地还为户外劳动者配备了智能降温装备,如模拟空调原理持续降温的“黑科技”背心、背部装配小风扇的降温服以及特殊材质的“凉爽坐垫”。这些装备为劳动者带来清凉,提高了工作效率。多地还设立了24小时智能服务驿站,并推出汇集高温休息场所的“防暑地图”,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灵活就业人员提供降暑服务。
高温天气来袭,各式“降温神器”受到追捧。空调、风扇等清凉家电销量大幅增长,搭载AI智控等功能的绿色智能产品更受欢迎。京东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京东MALL空调销售台数同比增长超123%,冰箱销售台数同比增长超131%。社交平台上,“降温神器”相关话题浏览量达4.6亿。除了清凉家电,闪购下单、即刻消暑也成为今夏消费新风向。美团闪购食用冰、冰杯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220%、210%,制冰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近4倍。
避暑游和反季游乐热度飙升。中国气象局发布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避暑游”搜索量环比上涨近200%。河北秦皇岛、辽宁大连、山东青岛等多个城市成为避暑热门目的地。在青岛国信体育中心冰上运动中心,滑冰场内不时上演闪转腾挪,冰球训练区内叫喊声和球杆碰撞声回响不断。场馆运营负责人王非非介绍,今年夏天客流量涨幅约10%。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各地各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气象+”预警。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成5个等级,体现区域性特征,可因地制宜提供指导。重庆、江苏、四川等地最近也发布了地方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根据不同健康风险等级对区域进行标注,按“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提示。一些地方气象部门针对高温天气过程发布重要天气和能源电力影响提示,精细化服务能源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