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部酝酿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禁令 推进HCFC-141b淘汰

自2026年1月1日起,国家或将禁止生产以HCFC-141b为发泡剂的组合聚醚和聚氨酯产品,但喷涂聚氨酯泡沫产品除外。这项新规涉及冷藏集装箱、冰箱冷柜、板材、喷涂、自结皮、热泵热水器等多个产品领域。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聚氨酯产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此举旨在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实现我国淘汰目标。聚氨酯泡沫行业是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含氢氯氟烃(HCFCs)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使用HCFC-141b作为发泡剂生产保温泡沫板等产品。该行业包括冷藏集装箱、冰箱冷柜、电热水器、保温管道、太阳能热水器、板材、喷涂、自结皮、鞋底以及热泵热水器等。
在所有在用的HCFCs中,HCFC-141b的消耗臭氧潜能值(ODP)最高,达到0.11,破坏臭氧层能力强。目前,我国已完成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淘汰目标,如期实现了2013年将聚氨酯泡沫行业HCFC-141b消费量冻结在基线水平以及2023年削减基线水平80%的目标。根据行业淘汰计划实施进展,2018年10月和2023年8月,生态环境部分别发布了相关规定,实现了冰箱冷柜等5个子行业的完全淘汰。目前仍在使用HCFC-141b作为发泡剂的子行业包括板材、喷涂、自结皮、鞋底等4个子行业及部分小众领域。部分组合聚醚企业根据这些子行业的需求,供应含有HCFC-141b作为发泡剂的组合聚醚。根据行业淘汰计划的要求,聚氨酯泡沫行业应在2026年全面禁止使用HCFC-141b作为发泡剂。
我国从事板材生产的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和河南,企业数量约250家。自2011年以来,多边基金赠款共支持21家板材企业的生产线替代改造,实现淘汰HCFC-141b约3644吨,占该子行业应淘汰总量的29.2%。另有企业转型或利用自有资金改造替代淘汰HCFC-141b约8750吨,目前板材子行业剩余待淘汰的HCFC-141b发泡剂使用量不足50吨,占该子行业应淘汰总量不到0.4%。
从事聚氨酯泡沫喷涂的企业也多为中小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北京和河北,企业数量约300家。自2011年以来,多边基金赠款共支持4家喷涂企业的生产线改造,实现淘汰HCFC-141b约226吨,占该子行业应淘汰总量的2.5%。此外,尚有部分领域如发泡轮胎、工业缓冲器等领域存在少量使用HCFC-141b的情况,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企业数量约150家。根据相关机构的调研和估算,这些小众领域目前剩余待淘汰的HCFC-141b不足5吨,占聚氨酯泡沫行业总消费量不到0.1%。
组合聚醚是生产聚氨酯制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其发泡剂的选用关联其应用领域。组合聚醚企业多为中小型经销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上海、广东和江苏等地,企业数量约120家,主要向上述子行业销售含有发泡剂的组合聚醚。2025年,将利用多边基金赠款支持15家组合聚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淘汰使用HCFC-141b作为发泡剂生产组合聚醚,并在上述子行业企业中进行替代产品推广。
在聚氨酯泡沫行业中,有多种成熟的发泡剂可以替代HCFC-141b,主要包括碳氢类、水、氢氟碳化物、含氟烯烃等。这些替代发泡剂在行业内已成功应用多年,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从经济性上看,碳氢类、水发泡剂成本较低,而氢氟碳化物、含氟烯烃发泡剂成本相对较高。相关企业可以根据所生产产品性能要求和承受经济成本能力自行选择适合的替代发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