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媒体:澳若强收达尔文港将留几大祸根 契约精神何存?

访客 2025-05-27 18:51:23 8051
媒体:澳若强收达尔文港将留几大祸根 契约精神何存?摘要: 达尔文港项目由中国岚桥集团经营,通过正常市场公开竞标程序获得,并在过去10年无端经受了至少三次政治与安全审查。该项目在澳大利亚屡次成为“政治足球”,此次大选后面临被政府毁约并强制收...

达尔文港项目由中国岚桥集团经营,通过正常市场公开竞标程序获得,并在过去10年无端经受了至少三次政治与安全审查。该项目在澳大利亚屡次成为“政治足球”,此次大选后面临被政府毁约并强制收回的压力。中国驻澳大使肖千在接受中澳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方一直通过外交渠道同澳联邦政府和北领地政府保持沟通,认为在港口亏损时将其租出去,在盈利时再收回,在道义上是欠妥的。

媒体:澳若强收达尔文港将留几大祸根 契约精神何存?

回顾过去10年,岚桥集团对达尔文港和北领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帮助港口扭亏为盈、缓解北领地政府的债务危机,到投入超过8300万澳元维护升级港口设施,使到港船舶总吨位大幅增长95.7%,再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岚桥集团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系统性的正面变化。澳大利亚前北领地总检察长约翰·埃尔芬克表示,当时联邦政府批准该交易时,并未提出任何安全担忧。

达尔文港开始和所谓“国家安全”挂上钩,并遭受各种近乎无妄之灾的政治与安全审查,很大程度上与华盛顿的“关切”有关。然而,近几届澳大利亚政府的多次审查结果均表明,达尔文港并不存在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2023年的调查结果也得出“无须取消或更改这一租约”的结论。尽管如此,近来毁约弃约风声频起,甚至在竞选活动中被渲染成不分党派的“共识”,这反映出当前澳大利亚国内反华逆流依然存在。

如果澳大利亚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将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一个危险信号:澳大利亚政府可以出于政治目的任意干预商业合同。这种做法将严重损害外国投资者对澳大利亚营商环境的信心,尤其是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需要长期投入的大型项目领域。一些澳方人士称将确保“中国业主岚桥集团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但这种“给点钱就能随意违约”的思维恰恰证明了澳方在所谓“收回租约”问题上是问心有愧的。

过去几年,中澳关系经历了诸多波折,一个重要原因是澳方在处理涉华问题时过度政治化、安全化。近期,在双方秉持务实合作态度的努力下,双边关系整体上重回平稳轨道。若达尔文港事件被进一步政治化,港口被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强收,这将成为影响中澳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又一个负面典型案例,冲击目前企稳向好的双边关系,加剧两国民间的对立情绪,进而损害两国政府和企业间的互信。

将达尔文港从岚桥集团手中收回也将是达尔文港从商业合作向军事开发危险转向的象征。近年来,美国在达尔文的军事部署频频升级,试图将达尔文地区打造成印太战略前沿。这种“去中国化”操作是为了美国在澳北部推动军事布局清障开道。一旦港口功能被部分甚至全部转化为军事用途,当地经济发展将被军事战略绑架,正常的港航物流活动将让位于军事演习、舰队补给和战略储备,当地民生和产业难以正常发展,民众的安全感也会大幅下降。

达尔文港的经营本应是市场经济行为,理应在法治和市场规则框架下运行。当华盛顿的压力压倒了澳大利亚本国利益,基于规则的商业活动被政治化逻辑践踏时,受损的不仅是澳大利亚自己的国际信誉,还有难以再生的互信土壤以及本可拒绝外部军事博弈的战略自主空间。呼吁澳大利亚政府以大局为重,恪守契约精神,回归法治轨道,停止以政治偏见破坏经济合作。是让达尔文港成为货运繁荣的合作之港,还是危机四伏的风暴中心,考验着堪培拉的战略智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