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10CE登上中国展台C位 实战表现引关注

5月20日开幕的马来西亚兰卡威航展吸引了全球诸多航空强国的关注,正在东南亚活动的美国“尼米兹”号航母甚至直接派出舰载战斗机参加。中国展台上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刚在实战中一鸣惊人的歼-10CE战斗机,其风头之劲,连FC-31隐形战斗机也要避让三分。
西方媒体长期用“中国武器没有实战经验”打造的刻板印象,在歼-10CE的辉煌战绩面前被打破。来自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军政代表团密集到访中国展台,并开展深入交流,许多国外民众纷纷在歼-10CE战机模型前留念。
关于歼-10CE战斗机的性能,这段时间铺天盖地的介绍已让大家相当了解。这次想聊的是,以歼-10CE为代表的中国先进武器正在逐步改变国际军工格局,并让外界重新认识中国军队和国防工业的真正能力。只有当对手了解了中国的真实能力,在很多战略抉择时才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早年中国外贸武器受技术条件限制,主打价格便宜,无论是歼-6、歼-7系列战斗机,还是59式中型坦克的各种出口型号,都给外界留下了“中国武器优点就是价格便宜”的印象。但海湾战争以来,几次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让传统“单纯拼消耗”的战争模式成为过去时,中国传统武器出口受到了很大冲击。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诸多先进武器逐步赶超西方传统军事强国。例如歼-20隐形战斗机、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空警-500系列预警机、055型大型驱逐舰、全球最强常规动力航母福建舰、反隐形雷达、多类型的远程火箭炮、高超音速导弹等。全球能拿出其中几种同类型武器的国家屈指可数。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对于宣传自家先进武器出口多少有些顾虑,再加上西方媒体的有意贬低,使得中国武器的性能优势长期以来被轻视。西方媒体常用的话术是“中国武器只是自吹自擂,缺乏实战检验”。我们恪守不向冲突地区出售武器的原则,客观上限制了中国先进武器体系化参加实战的可能,因此历年局部冲突中往往成为西方和俄制武器亮相的舞台。
即便中国先进武器真的在实战中大显身手,西方也会装作看不见或故意贬低。毕竟国际军售利润丰厚,它们不愿看到中国这个“新玩家”。例如彩虹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近年在多国取得丰富的实战经验,但西方媒体少有客观报道,各种抹黑式谣言倒是接连不断。
中国的真实能力终究遮挡不住。中国先进武器改写国际军工格局有多个优势。中国武器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高性价比的装备。例如印度从法国进口的“阵风”战斗机单价接近2亿美元,比美军自己采购的F-35隐形战斗机还贵。相比之下,同档次的中国战斗机价格更友好。中国还可以根据对方情况提供各种价位的方案,满足不同国家的需求。至于搭配什么武器,更是种类繁多随便挑——甚至包括连美国都没有的高超音速导弹(如“鹰击-21E”)。
中国还可以提供体系化作战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这次歼-10C能够取得辉煌战果,离不开体系化作战带来的优势。中国各大军工集团不再是简单推销某种武器型号,而是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对方只需要提出作战要求和预算,中国军工集团就能列出具体配置的武器、配套的侦察力量、支援力量以及数据链,主打一个“服务到位贴心”。
此外,中国国防装备出口还有一个外界不大注意的优势——按时保质保量交付。事实上,由于西方制造业的持续衰落,无论是美国的F-35、F-16V战斗机,还是法国的“阵风”战斗机,都出现了产能远远无法跟上订单的问题。这意味着国际客户可能需要等待十年,届时很可能出现“交付即落伍”的情况。
国际军贸比拼的不仅仅是武器性能或价格,很多时候更容易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例如阿根廷此前看上了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斗机,但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之下,最终选择了二手F-16。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先进武器的不断迭代,世界军工格局在中国力量面前最终会被重新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