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成立十周年,傅利叶要把人形机器人带进康养场景 最前线 探索具身智能新应用

访客 2025-05-12 11:50:56 13662
成立十周年,傅利叶要把人形机器人带进康养场景 最前线 探索具身智能新应用摘要: 具身智能企业正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从工业生产到导览接待,从电力巡检到高危作业。5月9日,傅利叶举办了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宣布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共同建设国内首...

具身智能企业正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从工业生产到导览接待,从电力巡检到高危作业。5月9日,傅利叶举办了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宣布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合作,共同建设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双方将在应用标准建设、康复方案共创和科研攻关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成立十周年,傅利叶要把人形机器人带进康养场景 最前线 探索具身智能新应用

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分享了创业十年的经历,并提出了“立足康养、聚焦交互、服务于人”的核心战略。他表示,医疗康复场景是傅利叶的根基,目标是将具身智能技术带进医院、社区家庭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傅利叶成立于2015年,早期专注于医疗康复机器人。2023年,公司转向搭建通用机器人技术平台,并推出了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GR-1。目前,傅利叶已发布两款全自研的GRx系列通用人形机器人,累计出货数百台,应用场景包括AI研发公司、工厂制造、迎宾接待和危险品保护等。

商汤医疗首席执行官张少霆认为,纯医疗场景较局限,而健康、康复、养老等领域更宽泛。专业护理人员短缺,具身智能在这些场景中有商业化机会。上海大学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静提到,在康复场景中,注重交互性,如医疗陪伴师等场景,具身机器人搭载通用大模型可以提供情绪价值。然而,具身智能在医疗康养领域落地也面临技术、临床和监管等问题,产品需要获得医疗许可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牛传欣表示,康复机器人已经进入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时代,目前正处于临床关键衔接阶段。可能会遇到机器人完好但临床使用存在局限的问题,涉及适应症把控和治疗方案精细调控等。顾捷强调,康养场景要求机器人具备感知能力,能够感知环境、人类需求以及周边情绪,利用大模型AI技术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反馈。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以不同形态满足康复治疗和互动需求,包括陪伴、认知训练等功能。

傅利叶从康复机器人起家,在医疗康复领域积累了十年经验,长期从事人机交互工作。顾捷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本质上是在解决“人和机器怎么相处”这一核心命题。不久前的全球康复峰会上,傅利叶还发起了“具身智能康复技术发展倡议”,推动具身智能在康养场景的技术应用。不过,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养场景的整体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顾捷指出,康养机器人在落地过程中需关注两点:一是有效,即对医院来说能够真正治病,产生临床疗效;二是安全,产品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医疗级质量。这需要专业医生、工程师和科研院校共同努力,协同创新,打造具身智能生态体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