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报揭示佑驾创新(02431)布局即兑现路径显效:收入大增46%,L4业务突破成新增长极

虽然竞争常在,但灵活的战略和持续的创新常常能帮助企业穿越周期。就以现象级公司小米集团来说,公司从最开始的手机业务到后面切入家电赛道,再到如今将汽车业务培育成第三增长曲线,多元化、渐进式发展路线形成了生态共振。小米并非孤例,在智驾赛道上也能找到有着类似成长路径的公司。以佑驾创新(02431)为例,公司最开始的业务围绕智能驾驶展开,2019 年成立智能座舱事业部实现 “两条腿走路”,转年又设立了 V2X 业务板块。2024 年底,旗下业务形成齐头并进格局的佑驾创新正式登陆港交所。根据该公司日前披露的中报看,到今年上半年佑驾的 L4 业务已实现关键性营收突破,未来包括物流车等新兴业态有望成为公司的新增长极。
回溯小米和佑驾创新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这两家公司每一步拓展都不是盲目冒进,而是以高执行力扎实兑现战略承诺。
在智通财经看来,小米的成功验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而具有相近的 “踏实”、“多元” 特质的佑驾创新,凭借业务上的 “三驾马车”,或许同样能在自身擅长的领域里 “复制” 小米的成功,并激发出生态飞轮效应。
巩固基本盘同时成功培育新增量
佑驾创新的 2025 年中报,是一份稳健兑现增长预期、同时还打开了增量新通道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3.46 亿元,同比增长 46.1%;毛利 0.52 亿元,对应毛利率 15%,同比增加了 0.9 个百分点,显示出规模增长的同时,佑驾的盈利能力同步增强。受到公司加大中高阶辅助驾驶及 L4 自动驾驶技术投入影响,眼下佑驾仍处于战略性亏损阶段,但这对于佑驾这样的科技公司而言其实是发展中无法绕开的过程。
分业务板块来看,报告期内佑驾的两大核心业务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分别实现收入 2.41 亿元、0.61 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 32.4%、99%,增速亮眼。同期,公司的车路协同业务收入亦同比增加了 63.4% 至 0.39 亿元。
作为收入占比接近七成的第一大业务,佑驾创新的智驾解决方案板块在上半年开启了强势产品周期。2 月,公司推出了基于地平线征程 6M 芯片打造的 iPilot 4 Plus;6 月,佑驾又推出 256 TOPS 算力的拥有更高性能的 iPilot 4 Pro。在强势产品带动下,佑驾于上半年新揽获了 4 个中高阶辅助驾驶项目,同期还新增了 4 个整车厂客户的 6 个车型平台项目,体示出公司标准化开发提效显著。
而在 L4 自动驾驶领域,佑驾的 iRobo 解决方案商业化落地则按下 “加速键”,半年内营收破千万元。一季度,公司在苏州完成第一个 iRobo 无人小巴项目交付,随后又于二季度向中国电信交付了自动驾驶小巴。据统计,期内佑驾无人小巴业务在黑龙江、上海、杭州等多地落地运营,累计获得项目 10 余个。
随着智能座舱业务的规模成功翻番,该业务上半年的收入占比也顺势升至 17.6%。上半年,佑驾新推出了全新座舱大模型解决方案 “智能管家 BamBam”,该产品通过融入大模型能力来助力提升汽车安全性,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全场景、主动式的智能服务。此外,公司还发布了全栈自研的智能座舱 DMS 一体机 iCabin Lite,将 DMS 摄像头与控制器高度集成,进而达成产品形态层面的集成化创新目标。
作为稀缺的同时深耕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厂商,佑驾创新依托全栈自研,平台化及软硬件一体化研发量产能力,放大了自身的技术和产品的性价比优势。从业绩变动趋势看,业务协同产生的正反馈,也在财报中一再得到强化。
伴随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舞台的崛起,供应链企业出海 “淘金” 的趋势也愈演愈烈,佑驾创新亦是其中的一员。财报显示,佑驾的解决方案已被多家整车厂的多款出口车型采用,目标市场涵盖欧盟、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与此同时,通过与国际 Tier 1 企业的合作,佑驾同样已成功切入国际整车厂供应链。
整个上半年,佑驾创新新增 18 个项目定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为 42 家汽车整车厂量产交付产品,合作范围持续扩大。
踏实发展持续兑现增长承诺
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致命短板,而成功的企业之间则总有相似之处。
回顾佑驾创新的成长轨迹,智通财经发现与小米一样,佑驾每新开辟一个业务都不是盲目、随机的,而是各业务间深具协同性,且这两家都采用了渐进式的发展策略,到一定阶段后成功激发出了生态飞轮效应。
展开而言,首先,佑驾创新也与小米一样深具战略灵活性。虽是智驾业务起家,但在捕捉到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市场的机遇后,佑驾还是发挥了自身灵活应变的优势第一时间切入新赛道。翻阅佑驾的既往财报,2022-2024 年,公司的智能驾驶收入从 2.7 亿增至 4.8 亿元;智能座舱收入从 0.02 亿跃升至 1.04 亿元;车路协同收入从 0.007 亿增长至 0.63 亿元,对应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3.3%、621.1%、848.7%,各项业务快速成长。再结合中绩,上半年佑驾的 “三驾马车” 显然继续跑出了成长的加速度。由此来看,佑驾的每一次业务拓展后续都取得了财务上的正反馈,这亦表明 “踏实”、“践诺” 是公司价值底色。
另外,对创新的重视,也刻在佑驾了 “基因” 里,这同样与小米有几分 “神似”。今年上半年,佑驾研发费用同比增加超过五成。上月,佑驾还披露公告宣告完成 680 万股配售,所得款项将主要投向中高阶辅助驾驶与 L4 级自动驾驶的研发与落地。
考虑到上半年 iRobo 解决方案收入已超千万元,L4 业务贡献实质性营收,可期待的随着佑驾创新加码投入,公司该业务的成长性将加速释放。据悉,目前佑驾已将自动驾驶技术从载人场景逐步复制到载货场景,包括无人物流、干线运输、机场及矿山等。其中,现阶段已接近商业化拐点的物流车更是有望先行放量,率先成为公司的新增长点。据悉,佑驾的第一代无人物流车现已进入开放道路实测阶段,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对外交付。可见,在大有可为的 L4 自动驾驶赛道上,佑驾也延续了其 “说到即做到” 的践诺风格。
总而言之,凭借灵活战略和加码创新的特质,佑驾已成功培育出三大增长引擎,后续在业务的良性共振下,公司增长的可见度高、弹性大。对此,专业机构亦对佑驾创新进行了乐观展望,国证国际分析师预计公司有望在明年显著减亏,并将在 2027 年实现扭亏为盈。另就公司当前财务状况来看,佑驾创新的资产负债率低、在手现金充足,可支持其长期发展。综合而言,佑驾创新兼具稳健基本面和良好增长预期,随着后续增长势能稳步释放,公司的投资价值有望深度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