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券商看后市|上涨核心逻辑未变,市场有望维持强势表现

A股连续攻下多个关键心理关口后,接下来市场行情将如何演绎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虽然近期市场波动有所放大,但不必因为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变对本轮大行情趋势的判断。随着国内政策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流入,以及海外流动性有望边际改善,市场有望继续维持强势表现。
兴业证券表示,上周后半周市场波动放大、指数也有所回落,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做多情绪的动摇,但不必因为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变对本轮大行情趋势的基本判断。支撑此前市场上涨的三个核心逻辑: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均未出现任何变化。
“国内政策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以及个人投资者资金积极流入权益市场,叠加海外流动性有望边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抬升,支撑A股市场维持强势表现。”光大证券指出。
配置方面,银河证券提醒投资者,当前不要用所谓加息周期的经验,来看降息时代的估值。当前市场仍存在部分领域的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结合对八月业绩走蓄势概率偏大的判断,这个阶段中期布局要坚守自我,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后对中线布局会显得更加关键。
“基于‘短线强势节奏难测,中长线行情继续看好’的判断,建议投资者适度忽略短线走势,放弃对回调节奏的预测,不要试图在当前行情中先卖后买、博取差价,以免丢失筹码,反而应该在重要支撑(如20日、60日均线)附近分别增加短线、中线配置。”浙商证券称。
中信证券: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
梳理今年以来四个因为出口管制或配额导致出口利润贡献激增的行业(例如稀土、钴、磷肥、制冷剂),发现历史上通过控制供给或出口来控制全球市场价格并提升稳态利润是可行的,但共性是需要生产国在全球拥有极高份额和附带的议价能力。
去年底铝材、铜材等行业取消出口退税,虽然被动提高了现金成本,但也出现了一定的价格转嫁。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是稀缺资源和战略优质产能在未来要逐步从份额争夺开始步入利润变现。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已经超过30%,产业结构升级也有长足进步,但利润率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卷份额已经步入尾声,且未来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风险,利用全球份额变现利润才是核心议题。
供给在内反内卷、需求在外出利润,这可能是未来一条相当重要的中长期投资线索。配置上,短期依然建议投资者继续聚焦创新药、资源、通信、军工和游戏五大行业,避免过多高切低交易。
国泰海通证券:股指还有新高
展望后市,继续看升中国股市前景,A股股指还有新高。一直以来,市场认为影响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业绩、无风险利率、风险偏好等。事实上非常容易被忽视,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制度变化,这个因素在中国市场比其他市场更重要,在特定时期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制度,还有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风险评价。由此,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股股指还有新高。
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与资本市场改革相关的股市走牛案例,远有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近有2019年注册制改革与科创板设立。2025年以来全国各地客户拜访中,我们更坚信了中国“转型牛”之大势所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中国行情也将更全面。
银河证券:延续热点快速轮动
过去一周全球金融市场都精彩纷呈,美元指数崩跌至97.85,人民币强势升破7.18,全球资本正以十年未见的规模向东迁徙,投资者先要有大势的宏观认知。
而微观交易层面,市场呈现增量流动性驱动的行情,而风险偏好的变化又显著主导着当前市场节奏。目前看,8月处于政策空窗期和中报集中披露期,市场或大概率延续热点快速轮动。
操作层面,当前不要用所谓加息周期的经验,来看降息时代的估值。当前市场仍存在部分领域的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
结合对八月业绩走蓄势概率偏大的判断,这个阶段中期布局要坚守自我,一旦市场出现调整后对中线布局会显得更加关键,建议继续关注反内卷、科技自主、创新药、有色金属等景气度趋势向好的方向,伴随着外部扰动的进一步明朗,预料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仍将上移。
申万宏源证券:牛市氛围继续主导市场
展望后市,短期牛市氛围继续主导市场。时间已经是牛市的朋友,核心是“2026年中基本面周期性改善、增量资金正循环可能启动”的牛市条件就会具备。
看中期做短期,牛市氛围不容易消失,9月初之前有望维持强势,9月初之后市场休整幅度有限。维持2025年四季度好于2025年三季度,2026年会更好的判断。
配置方面,9月初前博弈牛市同步资产,重点关注券商、保险,军工、稀土。医药和海外算力等稀缺景气资产,动量仍有望延续。基于反内卷终局选结构,中国在全球市占率高的制造业细分领域,构建价格联盟,向国内和海外挺价,重点是光伏、化工、部分电气机械关键零部件。
华泰证券:市场趋势偏强
上周A股放量创新高,交易型资金延续活跃,股市流动性充裕仍是行情的主要驱动。提示投资者注意三点:第一,从金融数据看,实体信贷与M1同比分化,传统行业贝塔整体不强,存款数据体现居民资金入市迹象,如果股市能够形成持续的赚钱效应,活期化的存款是未来的潜在增量之一。
第二,现阶段的居民资金入市或以存量资金加杠杆为主,体现为杠杆资金活跃度持续创阶段性新高的同时新增开户数、公募新发份额、私募备案数量改善但斜率有限,ETF近1月整体净流出且行业分化加剧。
第三,外资和险资亦是值得关注的潜在增量资金,近期活跃度均有所上升。
因此,展望后市,市场趋势偏强, 建议保持偏高仓位。配置上,AI链、创新药、军工、大金融仍是战略配置重点,内部适度高切低,如AI内部关注国产算力、AI应用等。
中信建投证券:中期慢牛格局或延续
展望后市,市场走势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一方面,外部条件无显著利空。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数据有所改善;市场情绪方面,尽管情绪指标显示局部过热但尚未达到显著全面过热,市场仍然保持进三退二的特点。
总体来看,市场目前还达不到看空的条件,行情后续有两个演化的可能:一是市场回调整固,放慢上涨节奏,市场慢牛的格局有望延续;二是市场加速赶顶,可能因为交易过热或交易结构恶化出现大幅回调,导致本轮慢牛行情结束。
配置方面,红利板块由于高股息特点可以继续在低利率环境作为底仓,同时事件催化及中报业绩预告预喜赋能新赛道,可以继续扩大对新赛道的进攻。对于新赛道,如果后续市场出现交易过热应及时兑现,如果出现交易结构恶化可调仓到红利和其他低位赛道品种。
行业方面,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红利、液冷服务器、AI、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美护、电子、非银、有色、军工等板块。
兴业证券:不必因短期休整改变大行情趋势的基本判断
上周后半周市场波动放大、指数也有所回落,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做多情绪的动摇。对此,不必因为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变对本轮大行情趋势的基本判断。
本轮市场的上涨并不在于宏观经济预期的上修,背后更重要的是政策托底下,新动能的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市场调整更多在于连续上涨之后,市场需要一个阶段性休整的窗口,近期国内外政策的落地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
整体而言,支撑此前市场上涨的三个核心逻辑:政策底线思维、新动能亮点涌现、增量资金入市,均未出现任何变化。
浙商证券:“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
考虑到本轮牛市的性质是“系统性‘慢’牛”,“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因此“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续战胜基准。
接下来,随着上证指数带量突破2024年高点3674,日线MACD顶背离有望被化解,下个目标或将指向2021年结构性牛市的高点3731。
配置方面,基于“短线强势节奏难测,中长线行情继续看好”的判断,建议投资者适度忽略短线走势,放弃对回调节奏的预测,不要试图在当前行情中先卖后买、博取差价,以免丢失筹码,反而应该在重要支撑(如20日、60日均线)附近分别增加短线、中线配置。
光大证券:业绩向好方向有望成为市场主线
展望后市,当前A股市场表现强势,随着中报逐步披露,业绩向好方向有望成为市场主线。近期,国内政策积极发力,中长期资金以及个人投资者资金积极流入权益市场,叠加海外流动性有望边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逐步抬升,支撑A股市场维持强势表现。
随着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逐步披露,市场对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业绩向好方向有望成为市场主线。而从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率相对较高的行业来看,可比口径下,一级行业中建筑材料、传媒等行业业绩增速改善明显;二级行业中,养殖业、渔业等行业业绩增速改善明显。
短期预期差驱动下,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整体来看,去年9月以来的市场行情已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未来市场行情演绎的节奏或可参照 2019 年。展望下半年,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因此,下半年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2024 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
华安证券:有望续创新高
展望后市,7月经济数据边际走弱,内部政策托底预期升温。叠加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进一步提升,风险偏好有望推动市场继续创新高。
配置上,仍然建议投资者聚焦进攻性方向,包括弹性最大的成长科技和业绩支撑:一是成长科技包括AI、机器人、军工。二是景气或业绩支撑如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摩托车、农化制品等。此外前期滞涨且政治局会议政策超预期的服务消费,以及地产政策有望宽松带来估值修复也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