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买机械硬盘有三大理由

1TB的固态硬盘早就跌破400元,而且很多价格亲民的固态硬盘都突破了6000MB/s,面对固态硬盘性能的飞速提升和价格的持续下降,不少玩家已经默认将机械硬盘扫进了博物馆里,那么2025年还有必要买机械硬盘吗?
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成本始终是最核心的考量因素之一。对于追求超大容量存储的用户来说,机械硬盘在价格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虽然1TB容量的固态硬盘将价格亲民,但是随着单个硬盘容量的增加,SSD的价格要高得多,4TB的固态硬盘要1500元起步。
而机械硬盘随着容量增加,单位空间的价格是下降的,同样是4TB容量,机械硬盘只要600元就能到手,比固态硬盘便宜一半还多。
超大容量的上限同样是机械硬盘的一大优势,如果囤积蓝光影视,或是玩很多3A大作,那么4TB容量都会捉襟见肘,这时候机械硬盘几乎是唯一经济可行的选择。目前消费级的固态硬盘最大只有8TB,而机械硬盘的上限则要高得多,16TB以上的机械硬盘都提供了多种选择,而且价格不贵,平均每TB的价格只要150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主板都只提供了3条以下的M.2插槽,意味着M.2固态的使用就会受限,使用PCIe转接卡又会占用显卡的插槽,而主板的SATA接口一般是6个起步,扩展起来完全无压力。
数据安全性和长期保存能力也是机械硬盘的重要优势,如果非常重视数据安全,机械硬盘要比固态硬盘更为稳妥。NAND闪存存在数据保持时间的问题——断电后存储的电荷会缓慢泄漏,导致数据损坏。虽然现代SSD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定期刷新、纠错码)缓解这一问题,但在长期断电保存的场景下,机械硬盘的磁性存储方式仍然更为可靠。
在没有RAID的情况下,机械硬盘出现故障的恢复也要容易得多,如果是意外删除或格式化,机械硬盘可以借助软件进行恢复,文件能恢复的概率要大得多,而固态硬盘因为TRIM机制使得文件恢复概率非常小。
此外,如果是硬盘物理损坏,包括磁头损坏,主控损坏,只要机械硬盘的盘片没有破损,专业的恢复机构就可以将数据恢复出来,而固态硬盘各家的算法不同,而且数据不是连续存放的,一旦损坏极难恢复。
当然,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单纯使用SSD就足够日常办公娱乐了,但如果需要特别大的容量,或是有更加定向的需求,那么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我们仍然会需要机械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