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警告:智驾绝不能免费,否则会给全行业带来灾难 收费模式成关键

访客 2025-08-04 11:00:44 11669
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警告:智驾绝不能免费,否则会给全行业带来灾难 收费模式成关键摘要: 近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表示,智能驾驶不能推行免费推广和智驾平权策略,所有车型的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必须收费。这一观点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当前,智能驾...

近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表示,智能驾驶不能推行免费推广和智驾平权策略,所有车型的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必须收费。这一观点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

德资巨头中国区高管警告:智驾绝不能免费,否则会给全行业带来灾难 收费模式成关键

当前,智能驾驶呈现不同的商业模式。特斯拉FSD以6.4万元的高价占据市场,华为通过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构筑溢价壁垒,而一些车企则宣布免费使用智驾服务,推动“智驾平权”。采取收费模式可以帮助主机厂从智驾系统中赚取收入,摊薄研发成本;而不收费则可以扩大用户对智驾的使用量,获取更多数据来推动算法迭代。

随着智驾渗透率不断提升,主机厂需要算好这笔“经济账”。今年6月,中国乘用车市场NOA功能的标配率已攀升至24.1%,半年前仅为9.5%。主流车企如比亚迪、吉利、奇瑞等纷纷发力“智驾平权”战略,将搭载高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价格下探至更低水平。与此同时,特斯拉、华为等坚持软件订阅收费模式,特斯拉增强版辅助驾驶(EAP)售价3.2万元,蔚来也采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订阅策略,月费为380元。

对于收取智驾费用,有消费者提出疑问:购车时已经支付了硬件费用,为什么还要收取软件费用?市场竞争压力下,主机厂可能会卷入“价格战”,例如华为HUAWEI ADS高阶功能包标准价格降至3.2万元。

成本是主机厂选择智驾收费的重要原因。智驾系统的人力、软硬件成本巨大,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专家等核心岗位的薪资水平普遍较高。腾势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指出,仅比亚迪的4000人智驾团队每月人力成本就高达10亿元。硬件方面,智驾依赖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传感器,虽然成本会随量产规模摊薄,但为了保持技术领先性,车企仍需不断投入研发新一代硬件。

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事业部战略副总裁李思霓表示,整车架构整合是一种有效的降本方案,但智驾系统的硬件成本仍然很高。据五矿证券研报,比亚迪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硬件成本已降至4000元以内。

吴永桥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指出,尽管今年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但行业整体利润却大幅下滑。他认为,若将所有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免费安装到所有车型上,将给中国智能辅助驾驶行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智驾要健康发展,主机厂需要找到成本与体验的平衡点,市场也需要形成对“服务付费”的共识,从而实现车企、供应商和用户的三方共赢。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