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青年大有可为

访客 2025-07-05 11:00:04 87244
青年大有可为摘要: 你是否想过,生在这样一个科技爆炸、机遇喷涌的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究竟能创造出怎样的未来?当人工智能改写生产力规则,当碳中和重塑产业格局,当航天探索拓展人类疆域,历史正将最澎湃的舞台...

你是否想过,生在这样一个科技爆炸、机遇喷涌的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究竟能创造出怎样的未来?当人工智能改写生产力规则,当碳中和重塑产业格局,当航天探索拓展人类疆域,历史正将最澎湃的舞台交给年轻人。这不仅是时代馈赠的礼物,更是一份需要我们用担当书写的答卷。

青年大有可为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翻开百年画卷,中国青年的每一次觉醒都推动着历史车轮。1919年五四运动的街头,青年学生高举"德先生"与"赛先生"的火炬;西南联大的茅草屋里,杨振宁们顶着炮火演算宇宙方程;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工地,无数青年工程师用蓝图垒砌现代化大厦。他们证明:青年的有为,从来不是在温室里等来的机遇,而是在浪潮中主动弄潮的勇气。

当代青年比任何时代都更接近梦想的圆心。云南大山里的"95后"院士候选人张雨霏,用纳米材料研究攻克癌症难关;返乡青年李忠凯带领村民将荒山变成数字农业示范区;视障女孩董丽娜站在播音台前,用声音打破命运的壁垒。这些鲜活案例揭示: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有为的坐标系早已突破地域与出身的限制,关键在于能否在细分领域做深一厘米的突破。

要成为真正的"有为者",首先要锻造不可替代的专业壁垒。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稚晖君,既精通机器人算法又能焊电路板,这种"π型人才"模式正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培养历史纵深感,当我们在实验室调试参数时,要看见背后科技强国的战略需求;当我们在乡野测绘土地时,要明白这与共同富裕的深层联结。

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青年人的每次选择都是时代的注脚。选择"躺平"或许轻松,但唯有选择"有为",才能在回首青春时无愧于心。当我们把个人理想的溪流汇入国家发展的江海,每个平凡的岗位都能绽放非凡的光芒。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被黄文秀、南仁东等无数先行者验证的人生真理。

时代的考卷已经铺展,答题的钢笔握在我们手中。与其追问"这个时代能给我什么",不如思考"我能为这个时代创造什么"。从实验室的彻夜灯火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从非遗工坊的匠心传承到太空实验室的大胆构想,处处都是青年建功立业的战场。大有可为的时代呼唤大有作为的青年,而行动,正是连接两者的唯一桥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