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大暴雨多地积水 市民划船出行

暴雨如注的清晨,成都高新区某小区门口,几位身着雨衣的市民正划着橡皮艇穿过积水区——这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场景,成为今日蓉城抗击极端天气的生动注脚。据气象部门监测,本轮强降雨最大小时雨量达82毫米,创下成都七月单小时降雨新纪录,城区37处路段出现严重积水,但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更多是市民互助的温暖画面。
在锦江区某地下通道积水点,附近汽修店老板自发开来自家皮卡车充当"摆渡车";武侯区餐饮店主为滞留路人免费提供姜汤;更有多位车主主动打开双闪警示后方车辆绕行深水区。这些自发救援行动与应急部门的响应形成合力——全市共出动排水抢险人员2100余人次,大型抽水设备187台,重点保障地铁站、医院等关键设施正常运转。
专家指出,此次积水除极端降雨外,还与成都特殊地质条件相关。"雨水管网设计是按3年一遇标准,但这次降雨远超历史数据。"市水务局负责人解释称,目前正在施工的深层排水隧道系统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处变"泳池",成都地铁仍保持准点运行,智慧防汛系统实时调整的公交线路保障了基本城市功能。
这场暴雨意外检验了成都的应急软实力。在"划船出行"视频走红后,本地媒体发起#成都人的暴雨哲学#话题,获千万阅读量。从茶馆里淡定续杯的大爷,到用外卖箱当临时救生艇的快递小哥,这些鲜活场景共同诠释着:真正的城市韧性不仅在于硬件设施,更在于市井间流淌的从容与互助精神。正如网友留言:"看成都人暴雨中搓麻将的样子,就知道什么是千年天府之国的底气。"